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三湘名人 » 毛泽东 » 正文

毛主席指挥四渡赤水之战的故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7-27  浏览次数:1470
核心提示:林彪提出一建议,众人都赞高明,唯独毛泽东反对:这么办就中计了老白调研室关注2023-07-26 00:07来自重庆原创广告1935年,贵州苟

原标题:林彪提出一建议,众人都赞高明,唯独毛泽东反对:这么办就中计了


1935年,贵州苟坝,沉重的气氛弥漫在整个会议室里,历史上著名的苟坝会议正在召开。

这次会议最重要的议题便是林彪提出的攻打“打鼓新场”的作战方案,原本大家对此方案都表示相当支持。


然而就在临近拍板之际,毛主席却出言反对,原本吵闹的会议室瞬间安静了下来,在场的各位领导也不约而同地皱起了眉毛。

那么,林彪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作战方案?毛主席又为何执意反对?

胜利与欢喜

林彪,1907年出生于湖北黄冈林家大湾的一户普通人家,家境并算不上富裕。

1924年,林彪被黄埔军校所录取,正式开始了他军旅生涯。然而,在学校里他并不是什么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成绩较为平庸。


真正让别人对他刮目相看的还是因为一场反“围剿”战斗。

1933年,林彪指挥黄陂、草台岗战役,歼敌3个师,俘获2.5万余人。

正是这场战役,让林彪的名号声振全国,他甚至被称为是“战争的魔鬼”。

林彪与毛主席相识于井冈山,他们曾经是师生关系,后面又逐渐演变成战友情。

而相信大家对于遵义会议并不陌生,遵义会议确定了毛主席领导地位,是他领导全党、指挥全军的开端。


但同样有一场对于毛主席十分重要的会议,那就是苟坝会议。

1935年2月,因为蒋介石的穷追猛打,北渡长江的我军从8.6万骤减至3.7万人,部队士气也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因为情报的失误,我军错估了对方围剿的人数,使得北渡长江的首战失利。


面对四周围剿的敌军,如何逃过此劫成为了毛主席需要面对的最要紧的问题。

就在这时候,二局截获的电报让毛主席茅塞顿开,当他得知遵义地区对方的军力较为薄弱时,当机立断,立马下达了二渡赤水,杀对方一个回马枪的命令。

毛主席这出其不意的战略打得对方措手不及,先集中所剩的兵力集中攻打娄山关,紧接着就直奔遵义。


在娄山关之战中,我军奋勇杀敌,虽然对方占据高位,利用火力凶猛的重机枪对我军一顿扫射,但都不能阻挡我军进攻的趋势。

红军顶着枪林弹雨一路前进,最终成功抵达制高点,开启与敌军的近身肉搏战。

此战虽然牺牲了不少的英雄好汉,但随着胜利号角的吹响,我军还是成功拿下了娄山关。


紧接着便是直攻遵义,红军虽装备不敌敌军,但是好在我军沉着稳重,等到对方靠近之后才开打,确保每一发子弹都不浪费。

正是在这种领导正确,军兵奋勇的情况下,二渡赤水之战大获成功。

我军仅花了短短五天的时间,就歼灭了对方两个师再加上八个团的兵力,击毙了对方两千四百多人,还俘虏了三千多敌军。


这次胜利给我军极大的鼓舞,全体士兵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无法自拔,二渡赤水体现了毛主席高超的领军技术和军事造诣。

但是对方也不是省油的灯,在受此大创之后,蒋介石高呼此为他人生中的奇耻大辱,势必要让我军付出代价。


分歧与争论

就在大家欢欣鼓舞之时,毛主席已经开始提前提防国军的下一步动作。

果不其然,来报显示蒋介石派遣大军向遵义逼近,想要和红军在遵义展开决战。

原本毛主席也打算与对方来个了结,让他们再次领略一遍我军的厉害,但敌军察觉到了我军的想法。


他们放弃了进攻,而是在原地驻扎了起来。红军如今面临的是三面被围,东面、北面以及南面都有对方的士兵把守,伺机进攻红军。

留给红军的就仅仅有西面一条把手较为松动的路,于是林彪和聂荣臻对此有话要说。

1935年3月10日,他们向军委发来一份电报,而电报的内容就是提议攻打“打鼓新场”。

面对当前的处境,似乎他们的提议已经是唯一的出路,为了更好的探讨这个问题,一场二十几人的会议在苟坝召开了。


打与不打是目前大家需要讨论的问题,再三思索下,参加会议的大部分人都同意了林彪的提议。

唯独一人提出了反对意见,那就是毛主席。

他认为这就是蒋介石的阴谋,一旦我们去攻打“打鼓新场”,那么我们必定会落入对方给我们设下的陷阱,最终被一网打尽。


然而,不攻打“打鼓新场”,我军目前似乎并没有别的出路。

在众人疑惑不解时,毛主席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甚至说出了要是大家决定攻打,他就辞去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这个职位。

但之前的胜利再加上目前的“无路可走”,所有人都沉默了,最终以民主的方式来决定,那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会议从白天开到晚上,经过投票发现,毛主席的决定并没有很多人支持,会议的结果不言而喻,大家都选择了林彪的方案。

不仅如此,因为毛主席的坚持,他的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职位也被撤除,要知道,他才刚上任七天。

这下毛主席没办法做决定,职位也没了,此时似乎进入了死胡同,但这点挫折并不能让他就此妥协。


会议结束之后,毛主席内心久久不能平息,他知道,目前我军刚刚经历一场艰苦的作战,体力和作战能力都还没有完全恢复。

如果此时再与对方开战,这简直就是让大家去白白送死。

思前想后,毛主席知道仅凭借自己一个人的话语,是无法撼动整个决议团队的,于是深更半夜,他提着小灯笼前去寻找周总理。


周总理与毛主席也是多年的革命同志,他对毛主席的军事直觉是十分的信任,再加上毛主席所言并非毫无道理,这也让周总理陷入了纠结。

这一夜,两人都是彻夜未眠,他们在担忧着整个红军的未来以及这场战争的走向。

当时的周总理是经遵义会议肯定,在军事上下最后决定的负责人,所以他有着一定的话语权和说服力。


第二天,在周总理和毛主席的劝说下,全体都勉强同意了暂缓进攻的计划。

然而也就在不久之后,毛主席的预言实现了。在我军截获的一封电报中,揭露了敌军的阴谋。

这封电报是蒋介石下达的命令,他命令全体将士向西面靠拢,果然不出毛主席所料,蒋介石企图在西面将我军全体歼灭。


在看到这份电报的内容之后,众人才知道自己差点因为执拗而让数万士兵命丧黄泉,也对毛主席更加地信服。

经过投票表决,毛主席地职务被恢复,同时还选出了指挥战事的最高三人团,他们分别是毛主席、周总理以及王稼祥,其中周总理是“三人团”的团长。


遵义会议让毛主席进入了领导层,而苟坝会议让他有了军事领导权。

如果说遵义会议是毛主席的开端,那么苟坝会议就是遵义会议的收官之作,毛主席通过自己的军事才能,成功挽回了一众将士的性命,还保住了中国的革命火种。

不仅如此,苟坝会议还奠定了四渡赤水的成功基础,让我军成功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四渡赤水大获全胜

此次红军大获全胜,士气正高涨,但想要突出重围,光靠一腔热血还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虽然眼下红军成功逃脱,但是辛辛苦苦才打过去,又费尽心思打回来这件事,众人还是有点疑惑的。

就在众人都摸不着头脑的时候,毛主席的足智多谋又派上用场了。“就打鲁班场!”毛主席大手一挥,直接给大家定了一个方向。


之所以有这样的决定,是因为当时的敌军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大部队往金沙江方向聚集,他们自以为足够了解红军,坚定不移地认为红军会往西面突击。

然而,他们怎么也没有料到,红军会一反常态,集中火力攻击鲁班场。

3月15日,负责镇守鲁班场的司令被打得措手不及,在他所得到的消息之中,红军应该是往西部攻击。

红军的突然出现再加上兵力的集中,鲁班场的士兵们明显落了下风。


得知此消息之后,蒋介石立马召集部队往鲁班场。

毛主席对此并未慌张,其实现在的状况正中他下怀。只要敌军开始被鲁班场的战斗引过去,蒋介石的计谋就会出现漏洞。

“撤退!立刻转移!”随着毛主席的一声令下,我军大部队立马撤出了战斗,然后直奔茅台。

就这样,我军成功“三渡赤水”,给敌军狠狠上了一课。


要知道,我军当时仅仅三万人,而对方兵力高达十几万。

但就是人数如此悬殊的情况下,红军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了对方的重重包围,并将对方玩弄于股掌之中。

为了不再被红军牵着鼻子走,蒋介石下令,让好几架侦察机出动,发誓要将红军一网打尽。

此举也在毛主席的谋划里,他知道对方终于急了,而一急就更加容易乱。


3月17日,毛主席让一个团的士兵伪装成红军主力,往西方移动,有多高调弄多高调,向对方甩出诱饵。

果不其然,侦察兵在察觉到这支队伍之后,立马上报,当时经过前几次的声东击西,他们这次变得更加谨慎。

他们先是派出一支队伍去探下虚实,谁知道一出现,就被红军激烈的火力劝退。


虽然红军只有一个团,但是凭借着一腔热血和奋勇,这一个团在战争中打出了成千上万人的气势,将对方打得节节败退。

见此情况,他们就确定了红军的大部队的确在往西面前进,于是蒋介石立马下令让主力去西面进行围堵。

就在国军拼命往西赶的时候,红军的大部队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再次渡过了无人把守的赤水河。


可以是这次渡过赤水河,是赤裸裸的对敌军的挑衅,我军这与当着对方的面渡河无异。

当敌军意识到他们又一次掉进毛主席的圈套的时候,红军已经成功渡过赤水河,突破了他们的包围圈。

不仅如此,就连用来诱敌的那一个团,也在张闻天的指挥下全身而退,可以说敌军在毛主席的计谋下被玩弄的团团转。


毛主席并不拘泥于兵书上的计谋,而是深谙“兵者,诡道也”,他认为任何既定的兵法和战术,都必须要依照战争的具体情况而定。

因此,在“四渡赤水”中,当他明白自己的兵力无法与对方直面抗衡后,他就采取了不断迂回的办法。


知道不能正面突围,那我就带你兜圈子,一来二回,直接把对方弄得晕头转向,紧接着红军抓住漏洞突击,成功完成了北上的任务。

3月27日,红军成功渡过赤水之后,并没有就此放下心来。毛主席仍然让一个团假装主力部队留守乌江以北。


在这一个多月里,这一个团多次击退对方的进攻,并装出了一副要攻打长干山的样子,将国军引得一路北上。

就在这时,红军真正的主力悄悄地南下攻打贵州心脏地带。

不仅如此,当得知蒋介石将亲自督战地时候,毛主席又派出主力直击贵阳,装出一副“擒贼先擒王”的架势。


这一闹可就吓得蒋介石赶紧将国军的主力都调回到自己身边。

然而红军却转向兵力空虚的云南,这样一来一回,真的是把对方弄得晕头转向。

可是要知道,红军并没有什么帮助,他们就是靠着简陋的小船,然后就在蒋介石的眼皮子底下来回穿梭。


“四渡赤水”战役前后一共花了三个多月,这么长的时间里,我军就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用最匮乏的物资,最差的装备将对方狠狠打了一顿又一顿。

这次战争可以说是创造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可以说“四渡赤水”把毛主席本人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过人的战场谋划展露无遗,这就是战争指挥的艺术。



 
 
[ 人物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人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