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三湘名人 » 毛泽东 » 正文

遵义会议上的发言与毛泽东的回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7-17  浏览次数:6582
核心提示:遵义会议,有人“炮轰”毛泽东:他懂个啥?毛泽东的回应让人敬佩蓝风破晓关注2023-07-07 22:03来自新疆原创广告1935年1月15日,

原标题:遵义会议,有人“炮轰”毛泽东:他懂个啥?毛泽东的回应让人敬佩

seline;color:#222222;background-color:#FFFFFF;">
广

1935年1月15日,召开了红军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遵义会议。

这次会议,让博古、李德的组合就此倒台,毛泽东开始受到重用。之后的长征岁月,见证了毛泽东这个千年一遇的军事天才。

但是,遵义会议并不是一边倒,也有人炮轰毛泽东。

下面,我们聊一聊,是谁炮轰了毛泽东,毛泽东又是作何回应的。

1、遵义会议,博古、李德被批,毛泽东被认可

博古,中文名秦邦宪,是王明在中国的代理人。1934年初,被选为党的最高领导人。

博古的优势:曾经留学苏联,和王明、张闻天、王稼祥都是同学。

这是绝佳的政治人脉资源。

博古的劣势:年轻,没有军事指挥的经验。

因此,博古不得不依靠其他人进行军事指挥,而他选择依靠的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德国人李德。

事实证明,李德是个半吊子军事专家,他和博古配合之下,第五次反围剿获得大败。

被迫长征之后,在博古、李德指挥下,又在湘江战役中损失大部分人马。

因此,在1935年1月15日召开遵义会议,目的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按照开会的程序,博古先发言。

他做了不太深刻的总结,指出种种客观上的不足。至于德国人李德,因为语言问题,主要就是参会,并未发言。

博古发完言之后,最高三人组的周恩来,也做了总结。

不同的是,周恩来主动承认了很多错误,并主动承担了责任。这引得了大家的好感。

其后,当博古让大家自由发言的时候,几位准备充分的人才出场了。

首先是张闻天发言,他直接炮轰博古和李德的巨大军事错误,指责攻打城市那种硬碰硬的方式让红军伤亡惨重。

大家没想到,作为博古同学的张闻天这么敢讲,简直就是“大义灭亲”。

其次,毛泽东发言了。

一般来说,毛泽东不提前发言,总是在后面发言。这一次,一反常态,自由发言时第二个发言。

毛泽东的发言有条理,而且非常的生动。

他批判了进攻中的冒险主义,也批判了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他用“叫花子打狗”、“拳师打架”等形象的语句,表达了对博古、李德的批评。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总结了左倾错误路线的四个错误,条理非常清楚。

毛泽东讲完,获得了在场各位最为热烈的掌声。

第三个发言的是王稼祥。

这位前辈是个狠人,人狠话不多,就两点:第一,赞同张闻天和毛泽东的发言;第二建议取消博古和李德的指挥权,由毛泽东出来指挥红军。

这就像一个深水炸弹,威力无比,现场很多人都懵了,这哥们是博古的同学啊,敢这样炮轰,厉害了!

这“担架三人组”的发言过后,博古和李德就不自在了,汗都下来了,扛不住,真心扛不住。

既然有人抛了砖,就引出了他人的“玉”,第四位发言的就是朱德。

这是毛泽东的老朋友了,深深明白毛泽东的能力,先是表达了对毛泽东的认可,其中用到了著名成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然后,朱德批评李德:住在瑞金,不调查,仅凭地图就瞎指挥,这样的指挥,无法跟着向下走了。

本来是一个总结会,没想到成了对博古、李德的批判会。

此时,终于一个人出现了,他要为博古、李德发声,他要力挺博古、李德。

2、有人炮轰:毛泽东懂个啥?

一个人出声了,一出声,就语惊四座。

他说道:“毛泽东懂个啥?懂什么马列主义,他顶多是看了些《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

说话的这一位,叫凯丰,全名何克全,他也是博古、王明、张闻天等人的同学,当时他是共青团中央书记,年仅29岁。

很明显,凯丰是坚定不移支持老同学博古的,他和张闻天、王稼祥不一样,这两人和毛泽东有过深度接触,也亲眼目睹了博古、李德因指挥错误带来的巨大伤亡。

凯丰的尖锐讽刺,如同静夜当中的一声刺耳的声音,让现场很多人很别扭,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不反驳自然是不行,毛泽东选择了自己出手。

他冷静地反问凯丰:“你读过《孙子兵法》没有?你知道《孙子兵法》有几章?”

此话一出,凯丰当时就傻眼了,他只知道个皮毛,所以无言以对。

气势上,毛泽东迅速扳回一城。

看当时毛泽东镇静自若的问话,大家都认为毛泽东是读过《孙子兵法》的,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强的军事理论,为何有那么灵活的军事指挥艺术?

但是,很多年后,毛泽东自己回应了此事,其内容让人敬佩且惊讶。

3、毛泽东对凯丰质疑的正式回应

其实,我们看遵义会议现场,毛泽东并没有直接回应凯丰的责问,而是直接进行了反问。

很多年后,毛泽东正式回应了此事。

毛泽东回忆说:“当时,有人说我打仗不高明,是照着两本书打的,一本书是《三国演义》,另一本书是《孙子兵法》。”

这是毛主席提起了往事,不避讳,选择直接面对。

停顿片刻,毛主席继续说道:“其实,打仗这事,怎么能完全按照书本来呢?当时的我,只看过《三国演义》,并没有看过《孙子兵法》。”

这是非常诚恳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当时的不足。

不过,随后毛主席说道:“那位同志硬说我看过《孙子兵法》,从那以后,倒是逼使我去翻了翻......”

这就是毛主席的真实且真诚的回应,他坦率地承认了:自己并没有看过《孙子兵法》,但是,这件事让他关注并学习《孙子兵法》。

不得不说,这个回应很诚恳,且让人敬佩!


很多人有这么一问,毛主席没有在军事院校深造过,也没有在一线长期的带兵经验,为何总是能发挥出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这其实和两点有关:

一是爱学习。

毛泽东其实学习了很多古典历史知识,《三国演义》、《左传》、《孙子兵法》、《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他在古代的历史知识中获得了种种启迪。

另外,毛主席也曾在1938年专门学习过德国人克劳塞维茨写的《战争论》等书籍。

不断的学习,是毛主席具有天才的指挥艺术的来源。

二是,能学以致用,且很能变通。

学习最重要的是:能够学以致用,并懂得变通。

而毛主席恰恰就是那么一个能够学以致用且懂得变通的人,因此,他才创造了一个个的军事奇迹。

遵义会议上,大家几乎一边倒地支持毛泽东,而凯丰的反对声音,成了仅有的不和谐元素。

当年反对且讽刺了毛泽东的凯丰同志,后来于1955年因病逝世。

去世前,凯丰常年奋斗在党的宣传战线,而对毛泽东的讽刺和质疑,从遵义会议之后,就很少出现了,因为他有眼睛,他看见了毛泽东创造的一个个神奇,这是博古、李德永远不能相比的。
 
 
[ 人物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人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