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与两个儿子在一起
“吃苦、耐劳、严肃、顽强、勇敢”,这是粟裕教育孩子的‘十字诀’,他用典型的军人教育方式训练子女。粟裕有3个孩子,长子粟戎生、次子粟寒生、女儿粟惠宁,他们先后都被送到部队锻炼,并安排到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
粟戎生未满3岁时,粟裕与夫人楚青就带他去河边游泳。粟裕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竹筒,塞给孩子说:“抱紧了,跳下去!”小戎生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父亲猛地抛进了水里。这可把小戎生吓坏了,他大声呼救,而父亲却在岸上喊:“不要怕,自己游!”因为抱着竹筒,粟戎生勉强浮在水面,手脚忙乱地扑腾着。母亲在一旁责备粟裕:“你真是的,就不怕淹死他吗?”粟裕说:“就是要把他扔进水里,要不老是学不会。你看怎么样?不是也没淹着嘛!”
儿女们不能看作是家长的私有财产,粟裕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安逸的环境下成长,哪里有危险,哪里最艰苦,他就利用做父亲的“权利”,把儿女送到哪里去锻炼。
1961年粟戎生考上哈军工,学习导弹专业。军校毕业后,一生清廉的粟裕曾为大儿子走了一次“后门”,粟戎生被分到了云南援越抗美前线的一个导弹分队。粟裕对儿子说:“在部队最好是从战士当起,取得逐级经验,半路出家,基础是不扎实的。”前线的生活是很紧张的。敌情多时,每天要有4次以上的战斗警报。谁也不能远离阵地,警报一响,就拼着命跑到战位。粟戎生当了一年战士,以后又当班长、技师、排长。这四年,跑了上千次战斗警报,住了一千多天帐篷,经历了十几次移防。第二年,他们的部队在一次实战中击落一架敌机,粟戎生也荣立了战功一次。
当这支部队调回内地时,恰逢中苏边境形势紧张,珍宝岛燃起战火,粟裕托又一次“关系”、走“后门”,把粟戎生送到了前线。
粟戎生去了北线,仗并没有打上。他们连开进山沟里,一连打了3年坑道。作业的地段,石质不好,常常发生塌方。有一次塌了9米多高,有块大险石很难排除。身为连长的粟戎生让战士们离开,自己架梯子攀上去排险。正在排除时,另一块大石头突然砸下,擦肩而过,正砸在脚下的梯身上,梯子断了,粟戎生摔了下去。如果落石再靠过来十几厘米,就肯定要砸在他的头上,粟戎生暗暗庆幸,幸亏没让战士上。排险中,凡是遇上要排除哑炮,粟戎生总是自己上,等完全没有危险了,再让战士进来。值得庆幸的是,3年施工,全连没有发生过一起伤亡事故。
粟戎生在部队期间,自己结合部队建设和作战训练实际,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同时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是一位威望很高的军事指挥员,后来担任了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晋升为中将军衔。
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于湖南会同。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随部到井冈山。任中国工农红军连长、营长、支队长、师长、红四军参谋长和红七军团参谋长。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1934年参与指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闽浙赣皖边。后率部挺进浙南,任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中、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苏中、苏浙区委书记。参与领导开辟和发展苏南、苏北、苏浙抗日根据地,指挥和参与指挥韦岗、黄桥、车桥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指挥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后又参与指挥宿北、鲁南战役。1947年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参与指挥莱芜、孟良崮等战役。1948年5月起,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中共淮海前线总前委成员,第三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组织指挥豫东、济南战役,后参与指挥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是第三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南征北战,驰骋沙场,出生入死,历尽艰辛,为党为人民屡建奇功;他多谋善断,料敌如神,用兵灵活,善出奇兵,是华东战场上威震敌胆的常胜将军。
故事讲述人王南方,安徽岳西县人,1983年入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记者协会理事,《军营文化天地》杂志原副主编,《解放军生活》杂志原主编,十大博客博主之一,《北京晚报》专栏作家。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明星360度》、《情感私语——走进名人的亲情世界》、《苦恋树》、《八荣八耻——辛勤劳动篇》、《中小学课本里的“星火燎原”》,报告文学集《神龙汽车团》(与人合著),绘本《捉迷藏》等。报告文学《星火燎原》曾获解放军文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