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湖湘文化 » 文学园地 » 正文

刘禹锡秋词二首 常德人应该朗读一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2-16  浏览次数:545

【诗篇】

秋词二首刘禹锡〔唐代〕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词句注释


⑴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

⑵春朝:春初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⑶晴:一作“横”。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⑷诗情:作诗的情绪、兴致。碧霄:青天。

⑸深红:指红叶。浅黄:指枯叶。

⑹入骨:犹刺骨。

⑺嗾:使唤狗。这里是“使”的意思。


白话译文

其一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其二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浇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

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缘起】

公元805年,距今1000多年前,湖南常德市去了一位大人物。

当地百姓看见他的车架在路上腾起烟尘,着实满心欢喜,以为自己终于迎来了一位为民做主的父母官。

但等车架走到近前,前来迎接的市民却傻了眼,来的人和自己心中想的不太一样。

当然不是说人不一样,刘禹锡还是那个刘禹锡,但他去常德(唐朝时为朗州)并不是做什么刺史、州府等地方官,而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司马”。

司马现在很像是骂人的话,其实在古代也相差不远,唐代朝廷贬官还比较注重维护罪臣的人格尊严,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接贬为庶民,而是给一个偏远地区的“司马”官当。


司马空有官衔,并没有实权,甚至连俸禄都没有,还要时时受到当地政府的监视。

刘禹锡这时的处境,与苏轼被贬黄州时如出一辙,困顿不堪。虽然在朝廷上,胳膊拧不过大腿,斗输了,但刘禹锡的心态很好,心气儿没丢。朗州的百姓没有盼来体察民情的父母官,却等来了一个命硬的“司马”。

于朗州司马任上,刘禹锡写下《秋词二首》


【临境】

刘禹锡活动在中唐,这并不是一个愤青的年代,刘禹锡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愤青形象。

唐朝在安史之乱以后,在中唐曾短暂的有过一段中兴期,那时候君臣合力,踌躇满志,立誓要让盛唐的荣光再现于世,绝不让祖宗千万里江山基业毁在自己手上。

可还是那句话,胳膊拧不过大腿,唐王朝在歪路上实在走了太远,不太好回马掉头了。

短暂的中兴很快被内忧外患激起的灰尘掩埋,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慢慢走向自己的夕阳。


在刘禹锡那个时代,还是有一群人很想为朝廷做一番事业出来的,这群人以唐顺宗为靠山,王叔文为领袖,进行着轰轰烈烈的变法革新。

但革新就意味着蛋糕的重新分配,你没本事让别人交出既得利益,自己就等着被人家一脚踢下台吧。

很快,王叔文被踢下了台,刘禹锡和柳宗元也分别被踢下了台。

刘禹锡去了朗州,柳宗元去了永州,都在当地有一番文学建树。

柳宗元的文学,以永州八记等山水游记散文为代表;刘禹锡的文学,以《杨柳枝》及这两首秋词为代表。


【诵析】

第一首诗的内容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我们直接来说它特别的地方。

绝句一般以景起,以情收。刘禹锡这首却是以议论起笔,论点起,论证收,完全是文章笔法写诗。

开头便是标新立异,“自古逢秋悲寂寥”,言下之意已然明显,从古至今的这些酸文人,就只知道伤春悲秋,暮春到了要感伤春天的离去,秋天来了又要感叹秋风多凉,草木多可怜。

很明显作者自己是不认同这个观点的。

第二句,刘禹锡也把自己的论点抛了出来:要我说啊,这秋天不比春天好多了!

这就是前两句的内容,驳论然后立论,下一步我们都知道,就该给论据了。

刘禹锡确实也是这么干的。


他说:“你看啊,这秋日的晴空里,一排鹤直向云空飞去,这场面难道不壮观吗?不够有诗情画意吗?”

不错,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但如果整首诗就是一个辩驳,未免太无聊了些。

刘禹锡议论起笔一定有他更深层的目的,而不是只为了驳斥古今文人的情调。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第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要逢秋悲寂寥?


寂寥的,悲伤的,是秋天的天气,还是感慨的人本身?

秋天并不悲凉,并不寂寥。悲哀的是部分士人的人生罢了。

农民眼中的金秋硕果,闲人眼中的晴空万里,难道不是美的吗?

所以说到底,秋天只是一个载体。诗言志,人们作诗悲秋,只是为了抒发自己心中的悲伤与寂寥。

刘禹锡心中并没有什么悲伤与寂寥,自然也就不觉得金秋万里有什么悲意。

还是那句话,人生不顺,心气儿不能丢。


这也是这首诗里值得我们学习的部分。我们的老一辈赶上新中国的建设,赶上改革开放的春风,他们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为自己的家庭打下一片基业。

到我们这一辈,就不舍得让我们吃苦了,尽己所能的溺爱到孩子长大,把孩子养成温室里,玻璃瓶中装着的一朵玫瑰。

经历一点风吹雨打,玻璃就碎了,花就凋谢了。

人生的开始,我会觉得一点苦都不吃的人很幸运。后来渐渐明白,人生要圆满,人要成长,吃苦是少不了的。

一帆风顺的人生,涉世未深的赤子之心固然可爱,但历经风霜却更加鲜红有力的心脏却是人生更好的礼物。

遇到挫折,多想想刘禹锡、苏轼这群人,也就释怀了,人生天地间,哪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很多人不知道这首秋词后面还跟着第二首,我们再来看一看这第二首如何。

第二首就比较常规一点,以景色起笔。

山明水净,这是秋山秋水的典型特征;夜里下霜更是霜降而知秋来,山中树色有深红亦有浅黄,遂使天下人知秋节至矣。

山、水、霜、树。明、静、夜、红、黄。很简单的一个字,但感觉一整个秋天已经呈现在我们眼前了。

后面一句,则还是春秋之间的对比。

试着在秋天登高远望,高楼上的秋风清冷入骨,让人精神一振。

众所周知,人在温暖的环境中就容易睡着,也容易滋生各种不切实际的念头,春梦了无痕,此之谓也。

但秋风不同,他砭人肌骨令人清醒,是疯狂中人的一剂良药。

这两首诗有什么更深层的政治意蕴吗?我不愿深作探究,今之人,但学刘禹锡之豪气豁达,借以过好自己的人生,便已足够。


【鉴赏】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接着一句用“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第三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第四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国安呼之欲出。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这样的诗,没有什么悲凉的气息,诗人随着自己的“诗情”,和想象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不仅仅表现出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留下的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其二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人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总结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刘禹锡这两首《秋词》所展现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有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作者简介

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叶的哲学家和诗人。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湖湘文化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湖湘文化
推荐湖湘文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