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为10两银子,给地主家的厕所写了一副对联,不料成千古名对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人尽皆知,这位风流才子身上的趣事自古就被人们津津乐道。 不过你知道吗?有位地主曾花10两银子让唐伯虎给自家厕所写对联,一不小心,这副对联竟成为千古名对! 其实这件事儿也从侧面反映了唐伯虎最穷困潦倒之际时的无奈之举,他一生的遭遇可谓是坎坷得令人同情……
一、青少年时期的他才艺过人却饱受离别之苦 影视剧中的唐伯虎风流倜傥而英俊潇洒,深受古代迷妹的欢迎。可现实中的他呢?虽然亦是拥有一身才华,却因遭他人连累而使自己的仕途极为不顺。 祖上为官宦世家的唐伯虎本该享有公子哥的一切,可偏偏老天不随他心愿,家业发展到唐伯虎父亲这一代已然没落,彼时他们并不为官而是从商经营着酒楼。 虽然商人在古代是个备受歧视的职业,不过好歹能使年幼的唐伯虎不愁吃穿,甚至得空就跟随大画家周臣去学习画画。 彼时才十四岁的唐伯虎艺术造诣惊人,师父周臣对于他的绘画技巧连连称赞;而经过几年的学习苦练,唐伯虎也逐渐显露出他出色的绘画能力,其水平甚至远超师父! 不光是绘画,唐伯虎在学业上也很优秀,年仅16岁便考中秀才,紧接着便在19岁时完成了结婚的人生大事。 社交方面,他还结交了祝枝山、徐祯卿、文徵明三个才子,同他们成为一生的挚友,唐伯虎和这三位好友便是我们熟知的“四大才子”。 或许是青少年时期太得意而顺风顺水了,此后的唐伯虎经历了人生的黑暗阶段:父亲病重离世,母亲悲伤过度也跟着丈夫而去;更不幸的是,自己的妹妹和妻儿均在此后一个个离开人世…… 年仅25岁的唐伯虎身边自此没了血缘至亲,可想而知当时的他有多么悲痛。文人敏感的心理亦让他认识到生命的脆弱,产生了及时行乐的想法。
二、参加科考被人牵连进舞弊案中 带着这种悲观思想,消极的唐伯虎整日借酒浇愁,颓废到朋友祝枝山都看不下去了,遂劝其振作而发奋读书,或许在科举道路上另有一番风景…… 唐伯虎于是就将心思都转移到了学习上,在南京参加乡试时一下子就考取了第一名!从此,才子唐伯虎声名在外,而备受鼓励的他决定再次参加会试。 万万没想到,会试带来的不是美梦而是一场使他胆寒的噩梦。 据说这事和另一位富家子弟徐经有关,他和唐伯虎结伴同去参加考试,不过这个徐经才华逊于唐伯虎,故而他总想走捷径来获得功名。 徐经找到监考主考官程敏,以钱财贿赂后者而获得了相关考题,其后他还拿着那些考题去请教唐伯虎。果不其然,徐经因作弊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仅次于唐伯虎排名第二。
本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岂料主考官程敏嘴欠偏偏说了一句话,令事情走向了不可控的地步。 因为程敏出题总是冷门偏僻,所以绝大多数考生考得不理想,唯唐伯虎和徐经考出了优异的成绩。 程敏拿着两人的试卷不由自主感叹:“这两份卷子肯定是唐伯虎和徐经的。”他心里清楚徐经早就知道了题目,而唐伯虎的确是有才! 这不经意的话被有心人士听了去,而后传得沸沸扬扬,唐伯虎就这样莫名其妙卷入这场科考舞弊案中。 尽管朝廷彻查后还了唐伯虎清白,可他多少牵扯进此事之中,故而科考成绩被作废且再也无法参加考试。
三、因“五斗米”为地主家厕所作诗,使其成为千古名对 回到家乡的唐伯虎面对父老乡亲们的闲言闲语感到很难受,自此开启他孤独而游荡的生活,平日里就靠卖画勉强度日,也常会接些如今讲来是“商业活动”的事儿,譬如给富家老爷太太写诗作对等。 哪怕是在“不雅场所”题词,他也无所谓,直让人叹曰:“英雄也要为五斗米折腰”啊! 这不,这日唐伯虎就接到了一个颇让人无语的活儿——给地主家新建的厕所写对联!此前许多人都冲着那10两赏银而去,但做出来的诗句均不称地主心意。 本来唐伯虎作为一介才子且是考中过功名的才子,是不太愿意附和地主那高调庸俗的兴趣的,可彼时的他迫切需要银两维持生计,便来到地主厕所前。 他挥笔疾书写道:“且看来客多情,甘解衣带终不悔;莫道此物无用,化作春泥更护花。” 众人看完纷纷喝彩,大赞唐伯虎之才华——那不雅之事在其笔下显得极为清新脱俗且意味深长,简单几句道出了此地无限的作用! 这句诗至此成为千古名对,无人能超越。 而当时的人喜欢此诗到什么程度呢?据称前往地主家做客的人总会有意无意往他家的厕所跑,欣赏那俗中蕴雅的好诗,弄得地主哭笑不得。
唐伯虎的一生并不长,他只活了54年便因病郁郁而终。这位真材实料的江南文人,可惜生不逢时卷入作弊案而断送了美好的仕途前程。 结语 这充满戏剧性的人生仿佛在他笔下挥洒而生,总能令人意想不到的诗句。 他的身体虽然消亡在历史世界中,可他那些美好的诗句以及坦率真诚的生活态度永留在中国文学史上。 人们道尽了他和秋香的美好故事,也应了解真实的他是怎样一个人,更可透过他的无奈看穿封建朝代的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