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沅澧大地上走出了三位革命家,他们志向远大,曾经立志推翻清政府,创立共和,在危险面前,他们从不退缩,勇往直前,最终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刘复基(1885-1911)
刘复基,字尧徵,亦作瑶臣,后易名汝夔,自号武陵器生,湖南武陵县(今常德县)人,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自幼喜欢诵读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的书籍,并深受影响。
1901年,刘复基结识宋教仁,并成为好朋友,受宋教仁革命思想影响,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03年,刘复基考入武陵县立高等小学堂就读,期间加入了湘西哥老会。
1904年,刘复基加入黄兴、宋教仁组织的华兴会,成为骨干成员,并参与了当年的长沙起义。
起义失败后,刘复基避居于乡里,于1905流亡日本,期间,他加入了由孙中山创办的中国同盟会。
1906年,刘复基回到国内,筹设中外各报代派所,运销《民报》等革命刊物,同年他加入了日知会。之后,萍浏醴起义爆发,失利后,刘复基流亡到上海。
1908年,刘复基前往汉口,任职《商务报》会计兼发行人,并加入振武学社。1909年,刘复基再次前往上海,创办了《竞业旬报》,宣传革命。
1911年,振武学社改名为文学社,刘复基出任为评议部长。5月,文学社与共进会合并,刘复基出任临时总司令部参议,当年,他还被委任为起义总指挥部的常驻军事筹备员,在小朝街85号张廷辅寓所楼上设立总机关。
10月9日,起义机关被破坏,刘复基也被清廷逮捕。10月10日,刘复基被清政府杀害于湖广总督署东辕门外,光荣就义。
刘复基与另外两位在武昌起义中牺牲的烈士彭楚藩、杨洪胜一起被称为“首义三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