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三湘名人 » 粟裕 » 正文

悍将粟裕(故事连载)1:(一)弃子成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26  作者:岳劲峰  浏览次数:2848
核心提示:作者岳劲峰编写《悍将粟裕》故事,比较详细地记载了粟裕的事迹。在庆祝建国70周年之际,读一下这些故事,很有意思。特转载如下

本网编者语:作者岳劲峰编写《悍将粟裕》故事,文字采用口语化,虽然观点有的地方不合乎现在口吻,但叙述的事情还是按照当时原貌记载的。在庆祝建国70周年之际,读一下这些故事,很有意思。特转载如下,因文章较长,将采取连载方式,进行转载。


悍将粟裕

一、弃子成局

要说林彪是早早就冒尖了那粟裕可就一直是不被特别待见的。就是一个苦命的孩子。林彪好歹上了黄埔,粟裕呢?和老毛一样是个师范生(俺老婆也是师范生,咱怎么就没他们的本事呢?),在叶挺独立团的学员队待过几个月,that isall。林彪南昌起义时是个连长,同年生的粟裕呢才是个班长。南昌起义不久就遇到了一个坎,差点要了他的命。事情是这样的。在南昌起义军失败后剩下的部队跟朱德往湖南广东边界跑的路上遇到了国军。一阵乱枪粟裕中弹,而且是穿头而过(三块碎片留在脑袋里直到五十七年后粟裕去世火化时才发现)。粟裕当场就不行了。排长过来把粟裕的枪拿走,对他说粟裕同志我管不了你了就带队走了。战争就是怎么残酷。换上一般人,松一口气就死了。其实战场上有多少人就是这样死掉的。可粟裕就是不肯松这口气。他明白如果他继续躺在这里,敌人回来打扫战场他必死无疑。就是敌人不回来他也活不了。感觉稍微好点就挣扎起来往大部队撤的方向走。

还真运气不错,傍晚时候追上了,才又活过来了。特别详细写这些是想说有时候努力一下子或者不努力一下子恐怕就是生死之别了。粟裕后来的表现和他这一次面对死亡的表现是一致的,他以后的军事生涯无数次遇到生死关头都是这样挣扎着挺过去。而那些松一口气的就挂了,在历史上连点浪花都不起。和林彪一样,粟裕也是小个子。在林彪成为红军中的战鹰时,粟裕基本上是陪衬。和老毛林彪一样,他也不善交际。老毛被朱德陈毅赶下台,粟裕被林彪派去警卫老毛,他在老毛面前显然也没有拍马屁,后来老毛也没有像重用林彪一样重用他。在红军内按军功晋升中规中矩。林彪当军长打张辉瓒,粟裕是抓住老张的那个师的师长。就这还是不起眼。他不善于表现自己,仗是林彪指挥的,他属于跟着干的。没人注意到他。后面的经历就更不像话了,当来当去一直干的是参谋长。直到 1934 11 月,粟裕摊上事了。

摊上啥事呢?他被任命为七军团就是所谓抗日先遣队参谋长派去往福建浙江方向走。背景是江西已经在老周他们的折腾下混不下去了。想撤出江西又要老蒋别跟着,老周想出这么一个馊着:派出一支部队往老蒋的统治中心浙江去,打算吸引老蒋主力跟这支队伍走。这算啥呢?下棋就是弃子,军事就是准备牺牲掉的炮灰。军团长是寻淮洲,也是一个军事天才。这支六千多人的队伍就这样糊里糊涂往福建浙江去了,他们不知道是被老周安排去送死的。这支送死的队伍还轮不到粟裕主事。寻淮洲是个厉害角色,就这么六千人居然一度逼近福州(要是撂现在,王校和李斌兄要吓着了),跑到闽赣浙交界处和方志敏会师了。

老共历史上的每一次会师都是麻烦多多,就和水泊梁山会师就火并王伦一样。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四川会师后那些烂事我们在老毛老周那些事里也说过了。总之一句话,和方志敏会师后麻烦就来了。部队合并成十军团,七军团长寻淮洲只安排了个师长。粟裕呢,还好,平调当十军团的参谋长。军团长是谁?资历牛掰的黄埔一期加伏龙芝军事学院的独臂将军刘畴西。但是地但是,本事和学历是两码事。最怕的是德不配位才不配位。和平时期还好混事,战场上,没本事的不但把自己搭进去,还连累了千千万万条生命。老周如此(没把命搭上),刘畴西也是。

十军团往浙江走,那是老蒋的老家呀。他能不急吗?偏偏老蒋也不是吃素的,他啥时候能按照老周的如意算盘走?老周希望老蒋把围困江西的主力调回去,老蒋压根不理这个茬,主力不回,继续压迫江西的老周,但是,对于这个流窜到浙江的老共,他准备了一个厉害角色:黄埔三期的山东人王耀武(插一句,这个人米女文学的梅兄很熟,在北京和平里是邻居)。三、四期老共这边最牛的是四期的林彪,老蒋那里是三期的王耀武。老蒋要是有老毛的本事,把王耀武和前面说的刘士毅这几个用好,他还真不见得会到台湾乘凉去。不过这时候的王耀武还没啥人知道他的本事。他是补充旅旅长, N 个安排去消灭方志敏的队伍中的一支。

刘畴西哥几个一商量,咱们先找弱的打吧。听着补充旅名头不响,估计容易对付,王耀武是黄埔三期的,不如老刘一期加伏龙芝牛掰。那就打吧!可惜的可惜,这时候的军团长不是寻淮州而是老刘了。老刘的安排一出来,寻淮州就说这要坏事的。为啥?这个十军团虽然号称一个军团下面就只有两个师,其实人数比王耀武的部队多不了多少。两个师真正能打的是寻淮州的由七军团整编的十九师。另外一个二十一师恨不得一半是一群拿梭标的赤卫队。这种半吊子的部队起哄架秧子还行,遇到真家伙了是万万不 work 的。但是不管寻淮州怎么坚持,老刘就是把他嫡系的二十一师放到了最关键的位置上,让寻淮州的部队打替补。

1934 12 14 日,决定王耀武和刘畴西谁把谁当垫脚石的谭家桥伏击战打响了。伏击地点,perfect。消息一点也没有走漏。就等着王耀武部队进入伏击圈就开打。可还没等王耀武的部队进来,刘畴西放在关键位置的二十一师有人太紧张走火了(细节决定成败,而细节是平时训练养成的)。王耀武一听枪声立刻判断老共是想打他伏击。遇到一般的老蒋军队也许就开跑了,可王耀武马上下令部队改成行进中攻击,二十一师没有战斗力,几乎立刻就被王耀武打垮。

这时候寻淮州的十九师上来了。这是老共中九死一生拼杀出来的精锐。几千人轮番向王耀武的部队攻击。几次给王耀武的感觉是要顶不住了。就在这时,王耀武突然发现对方枪声稀疏下来。他马上判断对方没子弹了。那这还有什么悬念呀。王耀武立刻命令攻击。最后的时刻,王耀武在望远镜里看到一个老共年轻军官挥舞手枪指挥抵抗,很快这个军官就被击中。在他倒下以后,周围人立刻抢了他的尸体,掩护着往下撤退。这个人就是寻淮州。

下面怎么做?王耀武并不知道老共还有没有实力。继续追击还是就此罢手。换上一般酒囊饭袋的国军将领,恐怕又没辙了。王耀武不一样,他从俘虏那里得知打死的是寻淮州,立刻派人去找他的尸体,结果真找到了。王耀武亲自去看,这一看就看出问题了。原来寻淮州是基本上裸体下葬的。这说明老共真是山穷水尽了,连死了的寻淮州的衣服都扒去穿了。王耀武立刻下令全力追击。这一追就到了怀玉山。这时候十军团剩下只有三千人了,退往怀玉山的一路王耀武是毫无顾忌地追击。他知道这时候只要一松老共就跑了,只要跑了老共就能活过来。他不知道这些被他打到如丧家之犬的残兵败将里还有一个叫粟裕的,而这个粟裕就是最后干翻他的那个人。要是这时候王耀武消灭了粟裕,后来的历史一定不一样了。老共跑到怀玉山已经精疲力竭,王耀武的追击部队也是精疲力竭。但是,不但是王耀武,其他老蒋的部队也聚上来了。

1935 1 月的一个夜里,方志敏刘畴西和粟裕到了怀玉山下一个村子里。他们只带了几百人,剩下的主力两千多人还在路上。粟裕是参谋长,在此之前所有决定都是刘畴西做的所以眼看着部队垮到了这一步。这时候天降大雨。粟裕敏感地觉得王耀武的部队在逼近。这种直觉让他感到从来没有的危险。他建议不能在此停留,立刻连夜冒雨(一月的冻雨呀)往外走。刘畴西不同意。弟兄们太累了,走下去要垮了,而且主力还没有到。一贯服从上级的粟裕就像林彪发现朱德还不如他一样,发现这个黄埔一期加伏龙芝也就这么回事,这次坚决不让步了。

刘畴西和粟裕当着方志敏的面大吵。一个要留一个要走。最后方志敏和了稀泥,让粟裕带着已经到了的几百人先走,他和刘畴西留下来等主力来。粟裕说我先走可以,你们等到了不能停也立刻走。刘畴西说好的好的。粟裕就这样一步一回头地走了。等到下半夜,刘畴西等到了大部队,可他没有听粟裕的建议,而是留下来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他面对的就是德国装备的王耀武七千人。怀玉山打了七天。刘畴西全军覆没。自古慈不掌兵,为了休息一天就是苦战七天全军覆没啊!

方志敏刘畴西被俘后被杀。刘畴西到死都保持了一个军人的气节。可惜他太没本事了,白白搭上几千人的性命。方志敏最了不起的贡献是同意粟裕先走了,还留下了不朽的《清贫》和《可爱的中国》。王耀武呢?他的补充旅就是后来老蒋最厉害的 74 师的前身。在孟良崮被粟裕消灭。而粟裕那跑出去的几百人,后来成了十万大军!这是后话。要是说当年打穿脑袋的那颗子弹是粟裕的第一个坎,这个坎让他学会了不咬牙坚持一下就要死,那么这次怀玉山失败他死里逃生就是他的第二个坎。带着几百人逃了出来,他谁也靠不上了。

几百人去哪里?怎么活下去。粟裕是湖南人,带的兵多数是江西人。到了浙江南部连语音都不通。我这几年去过浙江丽水两次,就是现在胡大公子当老大的地方,那地方现在还吃财政补贴,当地话是一句都听不懂的。想想也是,这么个地方突然来了一支连话都不通的队伍,还是反政府的,当地老百姓会怎么反应?肯定是不会搭把援手的,不告发你就不错了。这就是 1935 年初粟裕面对的怎么活下去的问题,还不包括打仗。而且的而且,粟裕还有一个上级,就是军团政治部主任刘英。这个人死于1942 年,留下个儿子叫刘锡荣(有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这是后话。但是按 D 指挥枪的原则,他是粟裕的上级。按理这几百条命包括刘英的都是粟裕争回来的,他应该感谢粟裕才对吧?不,没那回事!咱们刘大主任缓过劲来就对粟裕指手画脚了。人的忘恩负义也是天性吧!和林彪一直当一把手不一样,粟裕这一辈子上面都是婆婆,还净遇到这样嘛事不灵争功逶过的婆婆,这还不算,回头还坑粟裕一把。后来他把华野司令都让给的陈元帅,1958 年批粟裕时说粟裕阴;

淮海战役粟裕调了五个纵队帮他打掉黄维的老邓,满世界说自己指挥了淮海战役。粟裕怎么办?只能在自己的回忆录里一个字都不写淮海战役!老共里面不要脸的太多了,他粟裕应付不过来。话说回来,1935 年九死一生后面对的刘英这个婆婆,粟裕头疼呀!比那脑袋上的一枪还痛!到了浙南和闽北这一代就和当地的游击队有了接触,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靠了当地游击队才有了初期活下去的可能,就和五月花那些人过冬靠土著接济一样。强龙不压地头蛇嘛。但是,这初期的热乎劲一过,矛盾就来了。你天天要人家接济人家还怎么过日子?再说了,到底谁是头呀?水泊梁山火并过王伦,老共历史上那些动不动的错杀其实就是大大小小的火并。和当地游击队的矛盾闹大了,刘英琢磨把对方火并算了。于是安排粟裕把当地游击队的头,后来大名鼎鼎的上将叶飞做了。粟裕不干,最后勉强同意把叶飞抓起来。怎么抓?搞了个鸿门宴。酒过三巡粟裕掷杯为号,伏兵出来绑了叶飞。叶飞警卫拔枪反抗被粟裕一枪打死。这是粟裕一辈子不能原谅自己的恶。在手下押着叶飞去见刘英的路上正好遇到国军,叶飞滚下山坡捡了条命。要不然见到刘英估计也得挂了。这事情一出粟裕和刘英也掰了。两人再也尿不到一个壶里了,各自带人马分别行动。还好,都挺到了国共合作改变成新四军的那一天。

1934 11 月到 1935 1 月,短短两个多月上万军队损失掉了,几块大大小小的根据地也丢光了。粟裕觉得事情也太不对劲了。难道老周安排他们往浙江方向赶真不知道有巨大的失败危险?就是侥幸战胜了王耀武,后面还有多少个张耀武李耀武在等着他呢。其实在遇到王耀武以前,他们不也是战胜了一串敌人吗?通往浙江的路看来就是注定要失败的。如果知道要失败,为什么老周要非要他们这样往浙江来?要是粟裕自己做决策是不是能更好些?从和方志敏会师到失败,刘畴西和寻淮州的争论在他眼前反反复复重现。他和刘畴西的争论也是反反复复在他眼前重现。没有听寻淮州的,全军失败寻淮州牺牲;他粟裕的话听了一半,按照他的做的活了没有照着做的死了。换了刘英也是,自己的同志也动不动就要动刀子,怎么听领导的就是从失败走向更加失败呢?粟裕终于想明白了一个真理:领导很可能是错的,而他粟裕的判断和决心常常是对的。在老毛林彪甚至寻淮州手下他当参谋长是按首长的决心安排执行,可是如果这个首长是刘畴西或者刘英,他要是继续执行首长的决心搞不好自己也折进去了。既然刘畴西刘英是错的,会不会老周他们把他派出来也是错的?老周会错,老毛会不会也有错呢?既然领导都有可能犯错,而犯错的代价是死人,死千千万万的人,那么当发现领导决定是错误的时候,他粟裕就绝不能执行领导的错误决策,而必须据理力争。

他和刘畴西吵架才捡回来一条命,不对,是几百条命,和刘英力争才没杀叶飞,看来他这个受过伤的脑袋比那些没有受过伤的领导的脑袋还要好使。这个几次三番力争才死里逃生的独一无二的经历让粟裕成为了老共里面特别的将领:他特别能咬牙坚持,他对领导绝不盲从。1935 1 月到 1937 年底下山整编成新四军,不但对粟裕,对所有坚持南方游击战的人都是炼狱。为了对付在浙南闽北的粟裕和其他几股小小的游击队,老蒋用了七万正规军!几乎每个石头缝里都撸了一遍。对比之下,江西留下的项英陈毅两万人马没几天就搞到只有几十个了,死了的有瞿秋白等一串牛人,叛了的有龚楚等一串牛人,我都懒得把他们罗列出来了。叛的还带着老蒋的人挖地三尺折腾还不肯叛变的。真苦,真可怕,每天都和脑袋挨了一枪似滴。这时候粟裕的天才彻底发挥出来了。他是真有本事!不但能搞到吃的活下去,还不是光东躲西藏,还时不时干老蒋军队一下子,搞到老蒋军队觉得比他还头痛。粟裕还总结了一套反袭击的办法,滑的和泥鳅似地让老蒋的队伍从来没有抓住过他。还是这样,哪怕就这么几百人,还是他打别人别人打不到他。而且地而且,他还能做到不变成土匪搅乱地方(老蒋的军队就不行了,退到缅甸的老蒋军队就变成金三角毒品贩子了)。1937 10 月,遂昌县长林树艺向第九区保安司令部报告粟裕率部自门阵开赴浙南的情况时称:“该股赤匪于本月二十日由本县苏村至北界,二十一日转白水、应村,二十二日抵湖山镇,沿途纪律甚佳,毫无骚扰行为。这个记录可以证明粟裕部队纪律含金的成色了吧!

(故事未完,请看下集)






 
 
[ 人物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人物
点击排行